2009中国国际秋冬面料展大幕拉开
世界金融危机与纺织工业振兴规划是带给中国纺织业的两把剑,前一把在外部环境上给中国纺织业带来困境,后一把在内部纲要上帮中国纺织业走出危局,而日前在沪谢幕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(秋冬)博览会恰恰是这样一个缩影。如何调整和寻找危机下的市场和商机,助推行业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,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,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赢得新一轮的发展机会,是本届面料展提出的崭新课题。同时此次面料展也清晰地传递出一种信号,企业自身只有转变增长方式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、增强获取贸易链高端价值的能力,才是中国纺织企业彻底摆脱困境、做强做精的动力源,才能真正握牢一个产业面临变局时的话语权。
培植企业系统性创新
提升产业发展集成度
一个成功权威的纺织面料展的最大功能,需要呈现两种东西:一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;二是市场变化的风向标。
作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,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、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和法兰克福展览(香港)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,一直以来具有引导行业发展的使命。多年来,展会主办方不希望低价竞争的贸易方式出现在展会上,而是大力倡导企业产品创新、管理创新、营销方式创新,走差异化发展之路。
2008年以来,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,行业危机论不绝于耳。通过面料展这个专业平台,纺织产业链的整合创新已经显露出成熟的光芒,产业链的比较优势已经成为中国纺织业的核心竞争力。但面对新一轮竞争,仅有这一核心竞争力已不足以让中国纺织业真正做强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,中国纺织业已发展到提升行业产业集中度和创新集成度的时候,到了由过去的成本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的时候。为此,面料展主办方倡导企业多层面创新,同时,该展会积极鼓励企业进行原创性创新。现在中国纺织业正处于由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转变过程,纺织大国要转型为纺织强国,必须提升产业水平,而产业水平的提升,又一定要让企业在产业链微笑曲线上设计、营销两端占据更多的份额,面料展主办方今年再次提出,维护整个销售链系统的价值,促进纺织产业良性发展。
展会主办方多年经验的积累:与企业的关系;对市场的认识;对行业发展方向的把握,形成了面料展的核心竞争力。这种竞争力让面料展主办方不同阶段能对行业提出不同引导的亮点。展会主办方希望彻底走在参展商和买家前面,让面料展真正起到行业风向标和领头羊的作用,带着企业开拓市场。
把准市场风向标
赢得贸易话语权
从去年开始,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,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曾一路走低。今年六七月份出口环比开始增长,9月份出口再度回暖。中国海关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9月份,我国 共出口纺织品服装167.51亿美元,较上月增加10.55亿美元,环比增长6.72%。其中,纺织纱线、织物及制品出口56.7亿美元,同比下降4.63%;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0.81亿美元,同比下降8.08%,上述降幅均明显收窄。危机中自有转机,对于市场变化的风向标,企业自身最有发言权。
及时调整产品力度,进行供应链整合。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开远军告诉记者,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,国际市场对面料的需求有所萎缩,但从今年1-8月的数据看,福华织造的出口仍然增长了15%左右,国内市场也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,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翻一番。开远军介绍,在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,福华就开始了公司的发展谋划,因此,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几乎没有受到影响。今年年初,福华开始了包括供应商和加盟商的供应链整合,分别加大了在产品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的调整力度,金融危机爆发后,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借机扩张规模,以树立企业品牌。
有能力获贸易链高端价值的企业成长更好。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这家以出口为主的企业,由于掌握了全球顶尖的“数码印花产业化技术”,去年利润比上一年翻了两番。据该公司办公室黄主任介绍,今年1-6月份,红绿蓝出口3700万美元,与去年同比增长20%。由于“数码印花产业化技术”目前是带有垄断技术性,企业掌握了产品定价权,尽管今年上半年市场规模有所缩小,但由于产品附加值提高了40%-50%,所以整个出口额仍呈大幅增长。今年6月,江阴福斯特纺织有限公司新生产线投产,纺织服装面料精度达到300支,每米售价几千元。这个新产品成为阿玛尼、杰尼亚等世界著名服装品牌供应商,国内高端品牌也竞相订货。
董事长杨国锋坦言,市场变化对它们公司的影响微乎其微,产品平均利润率超过30%,个别品种高达100%。
事实证明,在这一轮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中,那些响应展会倡议、在产品的设计创新方面先行一步的企业反倒脱颖而出。创新型企业在金融危机中赢得了更多机会。因为这些企业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,拥有更具竞争力的基础规模、良好的资金链以及对产品创新方面的投入,从而使其能以更合适的价格获得订单。而从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上看,大的零售商和优质品牌商,目前呈现出提高采购集中度的趋势,出于贸易安全和压缩采购成本的需要,采购商希望把订单更集中地放在产品质量好、交期有保证、能够跟得上采购商的创新思路的供应商手中。
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杨兆华表示,从以前注重生产和成本,到现在变成注重产品开发,中国纺织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已经得到很大提升。他提供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,面料展上参展的中国企业60%具备ODM的能力,做传统OEM的企业只占30%。这表明中国纺织企业已从来样加工的单纯接单阶段,升级为通过产品开发引导市场阶段。
经过多年面料展主办方的倡导,转变增长方式,加大产品创新力度,已成为诸多面料企业的共识。许多企业通过增长方式的转变,获取贸易链高端价值的能力正在增强,从而真正握牢市场变局中的话语权。